八步紫茶
八步紫茶属特种变异茶类,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特产,以叶色紫红、花青素含量高(≥85mg/100g)为标志性特征。核心产区位于大桂山山脉海拔500-800米地带,年产量约120吨(2025年数据)。经萎凋、摇青、烘焙等工艺制成红茶与绿茶两类,茶汤紫红透亮带金圈,具独特"紫娟"花香,202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发展历史
古树发现(1985年):开山镇村民发现野生紫叶古茶树,经广西茶科所鉴定为珍稀变异种。
品种保护(2009年):列为广西特有茶树种质资源,建立开山镇核心保护区。
产业开发(2016至今):2016年试制首款紫茶产品;2024年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25年建成千亩紫茶基地,年产值突破亿元。
生长环境
气候地形:大桂山南麓,年均温20.2℃,年降水1765mm,云雾日>150天,昼夜温差>8℃。
土壤生态:花岗岩风化赤红壤(pH 4.8-5.5),硒含量0.032mg/kg;森林覆盖率83%,无工业污染。
独特性:紫外线辐射增强致花青素合成,含量为普通茶30倍;海拔梯度形成"三层云雾带",湿度波动促芳香物积累。
产区
产区范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桂岭镇等7个乡镇。
核心产区:开山镇上莫寨(古树母源地),占全区产量75%。
分类
按工艺分三类:
紫韵红茶:全发酵,汤色紫红透亮,蜜香带"紫娟"花香。
碧紫绿茶:蒸青工艺,干茶紫绿相间,清香鲜爽。
紫芽白茶:日光萎凋,紫毫显露,滋味清甜。
茶树
主栽 紫叶变异群体种:
特性:灌木中叶种,春梢紫红色;花青素含量85-120mg/100g(普通茶≤5mg);
繁殖:无性扦插育苗,抗逆性弱,需遮阳网控光照强度。
等级
特级:全紫芽,长度≤2.5cm,花青素≥100mg/100g,花果香显著。
一级:一芽一叶紫芽,紫叶占比≥70%,滋味醇和。
大宗茶:成熟紫叶,适制调饮茶。
外形
针芽状(特级红茶),卷曲形(绿茶);汤色紫红透亮(红茶)/紫绿清透(绿茶);叶底紫铜柔亮带红边。
香气
"紫娟"香(主调,似鸢尾花+野生浆果),蜜香(红茶),清香(绿茶)。
滋味
鲜甜(游离氨基酸≥5%),醇滑(茶多糖丰富),微涩转甘(花青素特性)。
功效
强效护眼:花青素含量提升视网膜感光力,缓解眼疲劳效率比蓝莓高40%。
抗光老化:清除紫外线自由基效率为普通茶25倍,抑制皮肤胶原蛋白流失。
舒张血管:花青素激活eNOS酶,改善微循环(高血压人群饮用后舒张压平均降低8mmHg)。
工艺
鲜叶采摘(晨露干后)→萎凋(避光萎凋6h)→摇青(紫茶:3次交替促香)→发酵(红茶:控温28℃至紫红色)/杀青(绿茶:180℃蒸汽)→造型→炭焙(荔枝木80℃提香)。
工艺特点:全程避光操作防色素降解;控温发酵保留花青素活性;禁用农药保障安全。
冲泡
茶具:白瓷盖碗(显汤色);
水温:85-90℃(沸水晾90秒);
方法:茶水比1:40(红茶)/1:50(绿茶),首泡红茶10秒/绿茶30秒,续泡递增5秒。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高单宁刺激);
日饮量≤400ml(防花青素过量致腹泻);
避光冷藏储存,开封后60天内饮完;
服药间隔2小时(尤其抗凝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