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后一位督陶官

历史上最后一位督陶官

说到督陶官,很多朋友都能数出大名鼎鼎的唐英、郎廷极、年希尧……但是你知道历史上最后一位督陶官是谁吗?他就是民国时代的收藏巨擘——郭葆昌。

茶叶图片

郭葆昌,字世五,别号觯斋主人,河北定兴人。早年在北京西城羊城大街古玩铺当学徒,他好学上进,为人机敏,不仅对古物鉴定心有所得,而且尤精于鉴定清官窑瓷器。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得以进入军机大臣袁世凯府第当差,因善于逢迎,又见长于瓷器之道,得袁世凯青睐,并委以重任。

茶叶图片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准备当皇帝,改为洪宪元年,并下令将原清代御窑改设为陶务监督公署、委派郭葆昌为陶务公署监督,去江西景德镇,仿效清朝历代皇帝的样子,督造有年号款识的官窑瓷器,用于“登基大典”使用。郭葆昌受命袁世凯后,亲自在江西景德镇督造了名震一时的“洪宪瓷”。

茶叶图片

这项任务郭葆昌完成得非常漂亮。从1913年开始,他延揽名匠画师,精心烧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赶在袁世凯“登基”之前,烧制了4万件瓷器。其款识为居仁堂(系袁世凯中南海寓所),以粉彩和珐琅彩为主,胎质细腻,胎骨轻薄,釉彩娇妍,画意奇幻,器型多仿雍正、乾隆两代官窑器。

茶叶图片

每件瓷器上还标有“洪宪御制”字样,这就是名震一时的“洪宪瓷”。据说,在烧制过程中,郭氏极其认真,逐件检视,凡不合格者一律毁掉,所以这些“御瓷”极为精美,受到朝野惊叹,在当时就成为瓷器爱好者的藏品。

茶叶图片

他还仿效清代督陶官唐英的做法,被选用的瓷器都有款识,大部分为红色篆书“居仁堂制”方款或楷书“居仁堂”竖立字款。也有一些署“觯斋”、“怀仁堂”、“静远堂”、“洪宪年制”、“洪宪御制”、“顾寿堂”、“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郭世五”、“觯斋主人”等款。这些所谓的“洪宪瓷”曾被藏界视作中国瓷业史上仅有的一朵复兴之花,吉光片羽,身价不凡。

茶叶图片

只可惜,这些瓷器后来随着袁世凯的垮台和“驾崩”也一起风云流散,成为瓷器收藏家们至今难得的稀世珍宝。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