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明接”和“暗接”指的是什么?

紫砂壶的“明接”和“暗接”指的是什么?

一把壶,它的嘴、把和壶体的装配形式,基本上有以相贯线和过渡线两种方法处理,紫砂工艺中把这两种处理方法称为“明接”和“暗接”。

由于紫砂以手工成型,嘴和把与主体的衔接多采用过渡线结构。

景德镇瓷器茶壶因原料性质和成型工艺的局限,故多采用嘴、把与主体分接合的相贯线结构形式,而过渡线结构则较少。

茶叶图片

“紫砂壶嘴、把、纽与壶身的连接,有明接和暗接之分。壶嘴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的称“暗接”,如汉扁壶嘴,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具有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明接,指嘴、把与壶身连接处有明显的界限。

如图中的 “三脚水平壶”,壶嘴采用明接,线条干净利落,增强了壶造型的鲜明特点。

直流嘴瘦长上翘,俊秀挺拔,耳形端把骨肉亭匀,俊俏有力,端握舒适。

茶叶图片

暗接,连接处无明显的界限,胥出自然,与壶身浑然一体。

茶叶图片

采用暗接法(过渡线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嘴、把与主体衔接过渡自然,造成整体感强,紫砂工艺术语称这为“若自然生成”。

就如石瓢壶的嘴、把是以暗接法处理,壶把和嘴部是壶体肩线的延伸,衔接自然,造型浑然一体。

桥钮搭接在平盖之上,直流嘴,三角把拐角处略微圆润,壶身较为饱满,乳足圆润,略见憨态,透露几分柔美。

从上述两个列子,相信大家都应该搞明白“明接”和“暗接”说的是什么了吧?

不过因为紫砂多为手工壶,所以过渡线结构衔接比较多,但瓷器类的因为成型工艺和原料性质局限,多采用的是相贯线结构。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