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10大经典筋囊器!

紫砂壶10大经典筋囊器!

紫砂造型种类丰富,而其中的筋囊器造型更是展现了几何等分之美,体现了制壶者高超的技艺。今天,六一堂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经典的十把筋囊器。(排名不分先后)

01 梅花周盘
茶叶图片

形制取自梅瓣造型,全器由六片筋纹从壶点到壶底一气呵成,线条挺拔、流畅,六瓣梅花饱满丰腴,气度极佳。

此壶制作精良,严谨;器型圆润、饱满,转折过渡处理自然、老练。

壶嘴与壶把、壶身紧密呼应,嘴把上扬舒展,且比例恰到好处,甚见功力。

02 宝菱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顾老此壶在线条设计上的特点是等分和对称,壶身菱形形状的线条与壶盖相互呼应,壶的圈足与身筒也是通过线条在形状上相互呼应。

壶盖、壶身、圈足三部分的线条因为菱形的分割,虽短却不显琐碎,线条多并不繁复,倒是层次感更强。

壶的颈部略挺,抬高了壶身与壶盖的距离,通过『隔断』总体增加了造型的连贯性,也增加了壶的美感。

03 半菊
茶叶图片

半菊壶是王寅春的一件力作。

造型线条自壶的摘手而下,经盖、壶身至底,线条连贯通畅,所分割成的长条形块面异常饱满生动,富有精神而不疲软。

壶嘴从筋囊块面中突出,过流自然,毫无牵强之意,是筋囊器中的上佳作品。

04 菱花
茶叶图片

此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上下对称。

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秀丽可爱。

壶式由线圆壶变化而来,桥钮与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弯曲恰体,端握方便,壶腹中央束一方腰带,整个菱线自壶顶至壶底相交成一点,分毫不差。

05 菊花八瓣
茶叶图片

此壶为明代制壶好手李茂林所作。

此壶整体上方圆互寓,刚柔相济,使人在挺拔中见到端庄,潇洒中显见稳重,风格甚为高雅。

现珍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06 海棠壶
茶叶图片

此壶为海棠式,以海棠花瓣造型入壶,壶身扁圆,以疏落有致的几道筋纹立体线条勾勒出海棠花苞欲放春天的形态。

壶盖形似花蒂,蒂末微弯,壶流顺势外弯,圏鋬提拿自如。

整壶以壶钮为中心自上而下贯穿凹凸有致的筋纹,过渡自然,将壶体勾勒成优美的海棠花形,工美兼具,瀹茶赏玩两相宜。

茶叶图片
07 合菱
茶叶图片

此壶为名制壶名家汪宝根所作,壶身立面菱形,上下对称,交错相映,通体呈曲线之美。

纵线分割为六个等分菱花瓣,壶身腰部以菱花波线分割,似平静起伏的水浪,产生动感。

壶盖四组菱线,与壶身上下对接,根根线条,毫厘不差。壶把由方菱线构成,简朴大方又便于提壶使用。

08 葵仿古
茶叶图片

壶作葵仿古式,紫泥胎,在圆仿古壶的基础上用筋囊、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制作而成,以六棱葵瓣为图案,凹凸有致,壶钮与壶身皆呈筋纹状。

壶盖也用筋纹起线,高高拱起,口盖留唇,紧密相合,弯流圈把皆塑六方式,使整个壶的造型协调统一。

其器身筋纹线条等分均匀,棱角分明,囊块饱满,端庄雅致,极具美感。

茶叶图片
09 蜂菊壶
茶叶图片

此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唐凤芝以蜜蜂采蜜为题材创作的,壶身分十八瓣菊花瓣,向壶身放射,似正开放的花朵。

盖为花蕊,中间塑一采蜜之蜂,生态自然,刻划细致,花瓣向壶边卷曲,俯视似花,侧视成壶,十分合体。

壶嘴依壶身曲线成一弯嘴,依壶花瓣曲线制成壶把,圆韵流畅,上置一飞把,既统一壶的形状,又利于端拿。

茶叶图片
10 简洁实用
茶叶图片

此壶为制壶大家邵大亨所作,堪称是紫砂筋囊器中的代表之作,现藏与南京博物院。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成太极图,颇有匠心。

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底部为河图洛书,将易学哲理巧妙地构思于紫砂壶上,制技精美,含意深邃,堪称紫砂艺术极品。

茶叶图片

筋囊器之美,这十把紫砂壶可以说是将其完美道出了。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