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紫砂圈在玩的10种顶级泥料,你有几款?

高端紫砂圈在玩的10种顶级泥料,你有几款?

众所周知,正宗紫砂壶的泥料都是宜兴本山泥料,即黄龙山及周边泥料同是黄龙山的料,都是比较优秀的原矿料。

而在其中,有些泥料的表现更为独特和稀少,那么他们的价值自然就高了。

茶叶图片

也因此,这些泥料也被称之为顶级泥料,受到玩壶圈的追捧,主要是稀有度、珍贵度和表现独特。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样十款特别的泥料。

一、天青泥

光绪八年《宜兴县志》记载:“天青泥于诸泥最贵,制茗壶者特用之”,天青泥在古时就不多见,非常稀少。

茶叶图片

天青泥产于青灰紫泥之下,矿料质地均匀细腻,呈紫褐微透红色,致密块状,白色云母碎片含量极少,表面呈贝壳纹理状,有白色蜡质状,断面呈紫黑微透红色。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天青泥熟泥细腻,可塑性好,烧成后呈深猪肝色,表面呈细梨皮状,胎质细密坚润,色泽细腻丰富。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古代的窑温有限,而今的话,天青泥从可从1100度到1400度的跨度差异,高温烧成发色呈青色,窑温跨度大,颜色跨度更大。

二、青灰紫泥

青灰紫泥和天青泥同矿区(大水潭矿区)。

矿料外观呈灰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微细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淡绿色的豆斑状,表面呈纹理状。

茶叶图片

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成型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一般。

烧成后呈褐紫泛青灰色调,胎质呈细梨皮状,质坚而致密,表面纯正光润,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茶叶图片

经一定的高温呈泛青灰色调。

茶叶图片

颗粒很漂亮,油性很足,透气性佳。

三、4号井紫泥

矿料外观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青绿色的豆斑、斑纹状及紫黑色的条纹花斑状。

茶叶图片

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一定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收缩率4%左右。

茶叶图片

烧成后呈紫棕红色调,胎质中颗粒隐现,色泽纯正明润,外观效果十分丰富。

茶叶图片
四、梨皮泥

梨皮泥本质是绿泥的一种,它产自于天青泥的贴层,是泥中泥,产量极为稀少。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淡绿色致密块状,较软易碎,因含铁量较少,且以铁离子为主。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熟泥泥质细嫩,粘性较大。烧成后胎质坚结,表面呈冻梨色,胎质呈梨皮状,表面有透而不炫的细致莹洁感,色泽效果极细腻丰富。

五、桃花泥

桃花泥原矿出产自黄龙山,查阅资料显示,下方还出产黄金段泥。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桃花泥成色,可根据窑温的不同成粉红色、绯红色、赭红色等。

茶叶图片

油性足,砂粒丰富

是桃花泥最显著的优点,泡养后散发美玉般微光。触摸后手指有明显的滋润感。这种油润感的来源一是由于受到地下河的常年滋养,二是古生物沉积。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六、底槽青

底槽青是紫泥中应用最广泛,也是较为优质的泥料之一,其分布在黄龙山深腹紫泥矿层的底部,在以前紫泥也被称之为青泥,其泥料又是位于探槽的底部,因此称其为底槽青。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底槽青的原矿带有灰绿色斑块状,行内多称之为“鸡眼”。其烧成后,鸡眼表现为黄色砂砾,在壶身显现。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原黄龙山四号井、五号井均出产底槽青,又以四号井为最优。黄龙山原矿有油脂感,越是深层油脂感越强,包浆速度更加快。

茶叶图片

底槽青烧成之后质坚细腻光润,其成品质感淳朴自然,沉稳大度,温润内敛,温和典雅。泡养变化很快,泡养后温润感更为丰富饱满。

七、本山绿泥

前面我们说到了梨皮泥,其实概念无差。

绿泥一般在紫泥和紫泥或是紫泥和其他泥料中间的夹层中,即绿泥为夹脂,也是非常稀少的泥料。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本绿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淡绿色致密块状,略坚硬,表面有锈色。四号井本山绿泥是井内最珍贵的泥料。本绿烧成后呈浅黄绿色,胎质细密平整,色泽纯正光润,有细密的黑点分布。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八、黄金段

金黄段,也叫黄金段,是段泥中质地最纯,色泽最接近黄金原色的一款泥料,是本山段泥中最为优质的精品泥料。

茶叶图片

黄金段的形成,是黄龙山断裂褶皱运动,矿体发生颠覆,矿层上翻而发生的局部现象,因此蕴藏量不大,出产量不多,越发金贵。

茶叶图片

黄金段烧成后,金黄色中蕴含着红褐色斑点和细密的黑点,均匀分布,经久泡养之后,极为惊艳,优质的黄金段亦是无数壶友追捧渴求的泥料。

茶叶图片
九、大红袍

古时的大红袍泥是原矿为暗红色,是红泥中的极品泥料;现在所说的大红袍泥,原矿是黄色的,是朱泥中的极品泥料。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古时的大红袍泥料,现在基本已绝迹;

现在可见的朱泥中的极品大红袍泥,是朱泥中的精华所在,同样珍稀贵重。

大红袍泥料精细温润,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红润艳丽,为泥中极品。热水冲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

茶叶图片

大红袍泥料较少、成型难、报废率高,收缩比例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中大品紫砂壶极少。

十、乌泥

乌泥,从大类上来看,属于紫泥的范畴。

质量一般的乌泥,大都用来制作花盆,用来制壶的精品乌泥产量稀少,乌泥壶的传世珍品更是寥若晨星,可遇而不可求。

茶叶图片

最著名的乌泥传世珍品是,陈鸣远大师的乌泥束腰壶,该壶在2013年,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以989万元的高价成交;

茶叶图片

现在制壶的精品乌泥更是珍稀贵重,尤其是4号井乌泥,可谓乌泥中的极品,是乌泥中的乌泥。

茶叶图片

经过高温烧制后,泥色为淡雅的紫色,醇和素朴,自有一股使人宁静的力量徐徐而出。

这悠悠的紫韵,又昭示紫气东来的吉祥征兆。

这些都是黄龙山极为优质且珍惜的泥料,其中还有红皮龙、共生矿、红清水泥等。

可以说拥有以上几种泥料,说明你已经进入了顶级紫砂圈,对于泥料的鉴赏会有很大提升!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