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壶,一定要知道这些紫砂专用术语!

玩壶,一定要知道这些紫砂专用术语!

玩紫砂的时候常常会用到一些专用术语,那这些术语都是什么意思呢?

01 独个
茶叶图片

独个是用作圆眼,圆嘴的工具,同时在做花货,树桩时也可作雕塑工具用。

竹子做的独个具有爽泥,耐磨等优点,且取材容易,削制方便。

独个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头的用作独盖眼的,另一种是两头尖的(一头粗,一头细),用作独嘴洞及其它洞眼。

02 生刻与熟刻
茶叶图片

生刻是指在紫砂生坯(未烧制之前)上直接进行篆刻,就是待坯干后,在印面上进行创作。

有时为防止线条断裂,也可在泥坯尚未完全干透时进行篆刻,这时泥坯还保持有一定的柔软性,线条不会因为刻刀的冲击而产生崩裂。

茶叶图片

熟刻是指先将印章泥坯素烧一遍,然后再进行篆刻。

这样可增强泥坯的硬度,使之更便于受刀。

素烧时,不同的紫砂泥坯应使用不同的温度,最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摄氏900度,超过此温度紫砂就会结晶,则难以奏刀。

03 手制
茶叶图片

紫砂壶成型方法比较特别,离不开紫砂艺人的双手,一般分为全手工与半手工。

就算半手工借助模具成型也需要双手精心修坯。

供春壶的成型使用了“木模”,史料有记载。

04 茶山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茶壶长期使用,吸附在壶内的茶迹,人们通常称之为茶山。

05 陈腐

亦称之为“养土”,是紫砂泥料最后的一道加工工序,将调配练制好的泥料用陶缸装好,置于阴湿处,让其腐酿陈化。

茶叶图片
06 生料与熟料

用开采出来的矿料常称“生料”。

茶叶图片

经过至少三个月以上充分风化后的矿料便为“熟料”。

茶叶图片
07 陈腐期

即从将调配好、练制好的泥料放置阴湿处陈腐开始存放的时间,称为陈腐期。

就如地下酒窖的陈年好酒一样,相对陈腐期越长,制出的壶就越光润古雅。

陈腐期最短也要达到三个月以上。

08 体量

在紫砂壶创作中,所谓“体量”是指形体各部分的体积,在视觉上感觉到的份量。

体积大见则感觉份量重;反之则感觉轻。

紫砂壶是立体造型,仅从造型轮廓线着眼是不全面的,应从立体造型体积的相互关系来设计它的联系,安排各部分的份量。

运用体量对比关系,增加变化,突出主要部分的量感,以追求一定的艺术效果。

09 爆疵
茶叶图片

爆疵、泥爆(又称起泡泡),出现这种情况的泥料一般是砂料纯度好,硬度高,颗粒稍大。

主要原因是烧窑方法和窑中气氛,如果窑中升降温过急,大的颗粒会因内外温差力大而炸裂,出现起泡或爆疵,在窑中升温过快或超过本身的烧制温度时,也会出现。

10 推墙刮底
茶叶图片

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壶内壁出现凹凸不平时,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这就是“推墙刮底”。

11 风化
茶叶图片

开采的矿料经过露天堆放,接受自然界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崩裂瓦解,使原来密实的块状变化成松散的颗粒,质地由坚硬的石质结构演变为酥软的土质结构,这个过程称为“风化”。

12 太阳线
茶叶图片

在紫砂壶内的底部,表面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泥痕,称之为“太阳线”。

13 目数
茶叶图片

紫砂矿料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使用筛过滤后泥料的粗细,称为目数,此过程亦叫过目。

目数也有历史,宋朝中期26目-35目;清朝早期35目;清朝中期为55目-60目;

(由于1957前一直采用手工练制法,故目数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颗粒更粗,质感更强,这也是辨别老壶的标准之一)

1958年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的有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机器粉碎的目数可高达140目-180目。

如今制作的紫砂壶,采用不同的泥料练制方法,基本目数控制在60目左右,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

14 紫砂原矿

紫砂矿石破碎摧毁成泥,即原矿,平常见到的紫砂壶所用原料都是紫砂矿石加工出来的。

15 光壶
茶叶图片

光壶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

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

方器要求“方中寓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

16 花壶
茶叶图片

花壶以仿生为主,表现自然界动、植物及生活中的形态,别具情趣。

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

17 筋囊壶
茶叶图片

筋囊壶是通过线与线的交织与结合,给人予美感。

基本要求是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线条纹理清晰。

18 包浆
茶叶图片

“包浆”其实就是指“光泽”,专指古物表面的一层光泽。

紫砂壶的包浆是在经历很长时间后才能养出来的自然光泽,这种光泽含蓄温润毫不张扬,区别崭新紫砂壶发出的“贼光”。

19 明针
茶叶图片

“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艺极其重要的特殊的加工手法。

明针的材质,以牛角制者为最佳及最普遍。

为了配合茶壶形状的不同,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

常见的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盖头,斜头,等明针。

例如作筋纹器时,也是有特殊的筋瓢明针。

套个粗浅的比喻就好象台湾常见到的土水师傅为了粉光墙壁所用的催刀。

看完是不是对紫砂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呢?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就转给你身边爱壶的朋友吧!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