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2000万!紫砂七老的七把壶

1亿2000万!紫砂七老的七把壶

宜兴近代紫砂史是一部紫砂艺人的创业史,已故的七大老艺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创造了紫砂艺术的巅峰。

他们是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

茶叶图片

近年紫砂收藏市场持续增温,七位老艺人的壶也屡屡拍出高价。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盘点一下,紫砂七老拍出最高价的壶。

01 任淦庭

任淦庭(1889-1968)紫砂陶刻以传统风格为主,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在当前艺术拍卖场上,任淦庭的作品也是屡创新高。

茶叶图片

这把紫砂壶由顾景舟制,任淦庭绘刻,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杨谷方先生所制。由两位巨匠合制一壶,是极为稀有的上乘佳品。壶身由著名陶刻泰斗任淦庭绘刻人物苏武牧羊,纹路清晰,刻陶技艺高超,气韵高雅。另一侧刻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02 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作品风格朴实稳重,光润内韵,擅长筋纹器制作。

茶叶图片

紫泥绞竹提梁壶为其创新之作,也是吴云根大师存世极少的杰作。

提梁以两根竹枝缠合一起,既增加了提梁的强度,又使提梁没有臃肿感,

并且与壶盖上的“的子”相呼应,因为“的子”也是两根小竹枝相绞合。

壶盖上贴的竹叶也是点题之笔。提梁与身筒相配十分稳重。

壶身是“竹段”,吴云根以线条表现结构,加强了壶的层次感。三弯竹段嘴,舒展自然。壶体量较大,十分难得。

03 裴石民

裴石民(1892-1976)有“五蝠蟠桃壶”、“牛盖莲子壶”、“三足鼎壶”、“串顶秦钟壶”等传世经典名作。

其做工精细,样式甚多,有“当代陈鸣远”之称。

茶叶图片

此壶以一截苍松为壶身造型,褐色的斑驳树皮,树身用利斧砍伤,枝桠依然,象征生命的力量。

壶把柄间琢成斧劈撕裂的残痕。分叉出新松枝叶,生机盎然。

此壶用本山绿泥制作,烧成后呈米黄色,松皮为本山绿泥中加适量的紫泥及色素,烧后呈深褐色,松叶为墨绿泥,均为同一基泥,成型易结合。

紫砂土五彩色丰富,在苍劲中显出一派生机勃勃。

04 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的朱泥小壶与众不同,胚体圆而薄,下水平稳,出水爽,极为精巧。

茶叶图片

王寅春筋纹器代表作

,俯视,似梅花朵朵,壶钮似蕊,盖面、盖圈、壶肩皆如寒梅绽放。

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大开大合方显智者胸襟,周盘暗蕴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怀,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

坡颈平口,壶盖形似梅花,层层缩进,直至壶钮为含苞待放之花蕾,道劲中出媚姿,纵横中见青铜遗韵,肃然绝俗。

05朱可心

朱可心(1904-1986),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长,宜兴紫砂工艺厂创始人之一。

先后授艺带徒数十人,名艺人有汪寅仙、倪顺生、李碧芳、潘春芳等。

他的流世佳品《报春壶》、《三友壶》、《彩蝶壶》等至今畅销不衰。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成交价:747.5万元

该壶具备劲松的风度,梅竹情操。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间。

通体造型作松树桩形,树皮剥落之处,斑驳嶙峋,壶流与把手以树枝巧塑而成,枝干、树瘿刻划得精细入微,自然生趣。

盖以松树枝作钮,与壶腹浑然一体。壶身一面夹塑青竹,一面夹塑老梅,作品通体气格高古,韵之清绝。

06 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名景洲,出生于紫砂世家。

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茶叶图片

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此套松鼠葡萄茶具,做为对新中国的献礼。

顾景舟此作体量巨大,器身造型依循传统,并集多种技法于一身,十头成套更是难得珍稀,堪称顾景舟制壶中的绝世翘楚。

此套顾景舟花器巨制不仅形制恢宏,造型饱满,而且是不为多见的顾景舟花货作品。

07 蒋蓉

蒋蓉(1919-2008),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大师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体。

创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以仿生为主。

茶叶图片

此酒具以白藕为基本造型,对藕节间皮层加以细微处理,近藕节处作几处斑点状。

以藕梢为盖,姿态优美、色泽光润;荷叶新枝做壶嘴,附以花苞缀于正面,半浮雕折枝在风中飘动;荷叶作把,枝梗上的荷刺,规整的花纹、叶脉,刻画得精细入微,妙不可言。

茶叶图片

蒋蓉以牡丹的花朵作为壶身,花朵饱满,似在欲放未放之际,片片花瓣,团聚向上,充满生机活力。

壶盖则在花蕊侧瓣开出嵌盖,使花朵整体天衣无缝,一只欲停欲飞的彩蝶,点缀其上,既是装饰,又是壶钮。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