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茶品”的五种行为,你遇到过么?
做人讲究人品,喝茶同样也讲究茶品。
如果说,人品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德行好坏;
那么,茶品则可以判断一个人对茶的感悟和态度。
从而也决定了是否能有好茶与之相遇,茶品若差,茶缘自然也不佳。
无论茶桌上的主客,都应具备必要的茶品,知茶礼、明茶礼。下面这五种号称“最败茶品”的行为,茶友们一定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呀!
- 01 - 茶主人不问不介绍
正常来说到别人家喝茶,要喝什么茶确实都应该由茶主人家决定,不过有的时候在什么都不说的情况下就给你倒好一杯茶,有时反而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我们这样看着似乎也没没有什么,很多时候不都这样么?
但是,既然是招待客人,如果能事前稍微问一下客人对茶类的偏好,或是哪些茶不适合品,岂不是更好。
有这样一种贴心又礼貌的茶品,也不至于让你辛辛苦苦泡好的茶,得不到客人的认可。
- 02 - 直接用手抓茶叶
这会给人一种很不卫生的感觉。
第一,手是我们最常使用的一个部位,也是接触物体最多的,都会有一些细菌存在。
第二,就算你事先洗过了,但是手在过程中难免分泌一些汗液,给人感觉总是没那么舒服。
第三,我们人手上带着的“异味”,说不好就对茶叶造成影响,导致后面出汤的茶味,失去真正的茶香。
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茶匙去取茶叶。
要实在没有,可将茶叶包装袋等轻轻抖动将茶叶倒出,这既能保证卫生,也不至于失了茶品大雅。
- 03 - 茶具没有清洗干净
不妨试想一下:
如果喝茶时发现杯底还挂着茶垢;
如果喝茶时发现茶杯还挂着口红印记……
这时候,要是意思意思洗杯就给你倒上一杯茶,多尴尬啊!
如果喝了,又怕说不定会给心理造成多大阴影;
如果不喝,好像又会伤了主人的面子。
转换角度,换做主人,在与朋友们一同分享好茶时,在大家都期待着你的冲泡技术时,千万别让不干净的小细节破坏了好好的氛围!
因为,哪怕是一点小细节不干净,再精美也破坏了泡茶的美感。
茶品,不仅表现在待人待茶的态度,对冲泡工具的清洁,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
- 04 - 喝茶一口闷
大部分茶杯都是小巧玲珑,但茶不是酒,喝酒可以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喝茶却万万不能如此品茶,因为显得会显得你很“外行”。
我们称喝茶为“品茶”,“品”字三个口,就是说喝茶至少也要三口才能喝出味道。
虽说,喝茶见底,是对主人和茶的一种肯定。
但一口就见底了,爱茶的人,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把茶当水喝,不懂欣赏。
也有一些地方的茶俗茶礼比较特别,比如喝茶时发出的声音越大,代表你对这个茶的赞美越高。
确实,让茶汤在口腔中回荡,可以更好地激发出香气,是高手中常见的茶品。
- 05 - 评价他人的喝茶习惯
最惹人嫌的行为,莫过于对他人喝茶习惯的指指点点。
如果泡茶比较随意,对方马上指出来你的手拿壶方式不对;
如果刚好把茶叶泡得浓郁些,习惯喝淡口味的对方喝一口就吐槽这茶泡错了……
很有时候还得耐心解释一下。
一些明显的错误,或因为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善意的提醒和耐心地鼓励都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不一定非要把对方评价地一无是处,才显示自己的喝茶水平很高。
真正茶品的茶人,随时都能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相处心情,完全不用觉得紧张,反而更希望他们能提点一下自己的冲泡技术。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没有好的茶品,也不可能有好的茶缘去感悟茶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喝茶确实都应该要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但更要谨记对茶和其他品饮者的尊重,才能让喝茶成为众乐乐的好事。
遇见这些“茶品”不好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喝茶人的心情,甚至让外人对喝茶的礼仪习惯造成误解。
所以,传播优秀的茶品、茶礼,是每个茶人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