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生产茶叶最早可追溯到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50年)邑人吴理真将山中野茶挖种到蒙顶五峰之间集中种植,开创人工植茶先河,随后,人工植茶传至周边区域至全省、全国。名山从汉代起,一直是中国最古老、历史最悠久、产品和产量最丰富的茶区,名山茶叶裕民一方、进贡纳赋,行销全国,特别是行销藏区(当时称为吐蕃),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贡尖茶”一词最早见于《理藩院档案》,是清朝中叶朝廷赏赐青海、西藏上层的贡赐之物。而生产贡尖茶的湖南安化,在北宋置县以前就有关于茶的记录。安化于北宋熙宁五年置县,元祐三年设置官方集市(博易场)交易茶叶。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安化茶入贡,年贡22斤。万历二十三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
简析
大唐茶贡院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以下文章来源于茶业复兴 ,作者王娜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制茶历史悠久。清末民国时期,泰顺南部古道边的五里牌、彭溪、富垟等村设有多家茶行,经营锡红茶及泰顺黄汤、香菇寮白毫茶等名茶,远销福州、上海、天津、新加坡等地,开辟一条早期泰顺茶商的商贸之路。那时村落中的宫庙、宗祠等被用作制茶、拣茶场所,茶商南来北往,人们在品茶交流的愉悦氛围中完成茶叶交易。其间,有名茶由来的传奇故事,有茶商协助建飞虹桥以连通商道的义举,有茶商带领乡民御敌的英风,也有独属于那个年代的茶文化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