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发展到清代乾隆年间,已经相当成熟,
在陶瓷的众多门类里面,紫砂壶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最多的也是最精彩丰富的。
一入壶门深似海,许多壶友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
爱好紫砂壶的朋友经常提及一些有关壶的部位名称的问题,特意找了一些紫砂壶的结构及其各部位名称的图解,请关心的壶友对照自己的爱壶学习。以方便壶友购壶,赏壶之需。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后人在总结、分析这些形制时,提出了花货、光货、筋囊货和塑器四种概念。这四种形态的壶,各呈风姿仪态,都蕴含着紫砂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对于柴烧出来的紫砂壶有人觉得惊艳,有人觉得失去了紫砂最原本的美。到底如何,也只能留给各位壶友自行选择。
紫砂自明至今,其器形种类不断丰富,蔚为大观,然而无论器形再如何演变,都脱离不开其本身的理。
许多壶友经常讨论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真假,其中有一条: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的,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是光滑细腻的就是假的。
推墙刮底是紫砂壶制成中的一步传统工序。
供春被尊为宜兴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但供春壶却几乎不见传世。然而即便如此,“供春”造型依然是紫砂壶艺术的永恒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