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按照传统工艺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扁形绿茶。

发展历史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北宋时“香林茶”“白云茶”“宝云茶”列为贡品,苏东坡赋诗赞其“腻绿长鲜谷雨春”;清代乾隆帝六下江南,封狮峰山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奠定其贡茶地位。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22年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长环境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6℃,年降水量1500mm,相对湿度78%以上。茶园分布于海拔100-200米的山坡丘陵,土壤为微酸性红壤(pH值4.5-6.0),富含有机质。春季多雾,昼夜温差8-12℃,利于茶氨酸积累,形成“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微气候。

产区

产区范围:杭州市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等18个县(市、区),分西湖、钱塘、越州三大产区。

核心产区:

狮峰山:糙米色黄绿相间,滋味醇厚带兰花香;

龙井村/翁家山:扁平光滑,鲜爽甘醇;

梅家坞:翠绿挺秀,清香持久;

云栖:叶底匀齐,豆香明显;

虎跑:汤色清亮,回甘绵长。

分类

按采摘时间:

明前茶(清明前):全嫩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嫩清香,珍品级;

雨前茶(谷雨前):一芽一叶至二叶,滋味浓醇,产量较高。

茶树

主栽品种为:

龙井群体种:原生树种,抗逆性强,香气馥郁多层次,清明后开采;

龙井43:无性系良种,特早生(3月下旬开采),芽叶整齐,豆香鲜明。

等级

根据 GB/T 18650-2008 的定义,西湖龙井按照鲜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5个等级。

外形

扁平形(挺直尖削),光滑匀整,色泽嫩绿光润或糙米色(狮峰特)。

香气

豆花香(清新似青豆),清香,嫩栗香(特级春茶);传统工艺忌高火香。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甘醇(甜味回甘),醇厚(浓淡适中)。

功效

清热(茶多酚抗菌),利尿(茶碱促代谢),提神醒脑(咖啡碱兴奋中枢神经),降胆固醇(儿茶素调节血脂)。

工艺

采摘→摊放→青锅(杀青整形)→回潮→辉锅(干燥提香)→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

工艺特点:

手工炒制需“十大手法”(抖、搭、捺、甩等);

青锅温度70-80℃,辉锅60℃以下,全程忌焦糊;

收灰需石灰缸贮存一周退火提香。

冲泡

茶具:玻璃杯或白瓷盖碗(150ml);

水温:85-90℃(沸水晾置2分钟);

投茶:3g茶,注水1/3润茶摇香,再注至七分满;

时间:首泡1-2分钟,后续递增30秒,可泡3次。

茶叶图片
品饮

忌空腹饮浓茶(易心悸),贫血者适量;

新茶宜放置1-2周退火气,免伤胃;

热饮细品冷后浑(茶乳凝现象属正常);

避免与异味物同存,防串味。

相关标准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