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六堡茶

六堡茶

六堡茶是在规定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发展历史

始于南北朝,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因独特槟榔香列为全国二十四名茶之一,成为贡品。19世纪随“茶船古道”远销东南亚,成为“侨销茶”,抗战后一度衰落,21世纪复兴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生长环境

核心产区六堡镇位于北回归线北侧,海拔800-1400米,年均温21℃,年降水1800毫米,终年云雾缭绕,土壤富含腐殖质及磷、铁矿物质,利于茶树积累养分。

产区

产区范围:覆盖广西12个地级市的48个县(市、区),包括南宁、柳州、梧州等地。

核心产区:梧州市六堡镇的不倚村、塘平村、四柳村等高山地带,其中恭州村及黑石村茶叶品质最优。

分类

传统工艺(农家茶):手工制作,分茶谷(嫩芽)、中茶(一芽三四叶)、二白茶(嫩芽与粗叶混采)、老茶婆(霜降老叶)。

现代工艺(厂茶):渥堆发酵,按等级分特级、一级至四级,口感更醇厚。

茶树

主要采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等本地品种,多为有性繁殖的乔木或小乔木,树龄百年以上老树品质尤佳。

等级

根据 DB45/T 1114-2014 的定义,按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和外观形态分类,分为六堡茶散茶、六堡茶紧压茶。

六堡茶散茶,按感官品质特征和理化指标分为特级、一级至四级共5个等级。

六堡茶紧压茶,按感官品质特征和理化指标分为特级、一级至四级共5个等级。

广西六堡茶属黑茶类,原产于广西梧州六堡镇,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外形

条索形(肥壮紧结),后期可压制成篓装(竹篓紧压)、砖形、饼状、坨状。

香气

槟榔香(标志性香气)、陈香、木香、菌花香、药香(陈年老茶)。

滋味

醇厚、甘滑、爽口、回甘,显槟榔味,陈茶滋味更圆润。

功效

祛湿(显著优于其他茶类)、调理肠胃、消食、醒酒、降三高(血糖/血脂/尿酸)。

工艺

采摘(一芽二三叶)->杀青(低温)->揉捻(整形为主)->渥堆(关键发酵工序)->干燥->蒸压->陈化(竹篓或陶瓮存放,越陈越佳)。

工艺特点:渥堆发酵促进茶褐素形成,减苦涩增醇厚;陈化需透气环境(如竹篓),忌密封。

冲泡

盖碗/紫砂壶:茶水比1:15-1:20(例:7g茶配110ml水),沸水润茶1-2次,首泡5秒出汤,后续递增5-10秒,可泡7次以上。

煮饮法:5g茶配500ml水,煮5-10分钟,冷却后饮更显稠滑。

茶叶图片
相关标准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