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茶(上)合理选茶
不同茶的不同特性
1.茶的温凉特性
从中医的角度看,茶的药性一般属微寒,偏于平、凉。
但相对来说红茶性偏温,对胃的刺激性较小;绿茶性偏凉,对肠胃的刺激性较大。从另一个角度看,刚炒制出来的新茶,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均有较强的热性,多饮使人上火,但这种热性只能短暂存在,一般放置数周后便消失;相反,陈茶则性趋凉,一般是茶越陈性越凉。
2.茶的化学成分
从现代科技的角度看,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含量。如绿茶富含各种儿茶素,而红茶中儿茶素大多已被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缩合产物,乌龙茶的情况则处于红茶和绿茶之间。较粗老的砖茶,含有较多的茶多糖,这对糖尿病治疗有益,但它们同时含有太多的氟,饮用时须考虑如何减少氟的摄入量。不同茶叶的咖啡碱含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还有脱咖啡因茶的产品,而不同人群、不同饮茶时间对咖啡碱的敏感性不
同,咖啡碱是合理饮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季节与茶类选择
气候季节是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饮茶须根据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来选择不同属性的茶。夏日炎炎,宜饮绿茶,因为绿茶性凉,饮上一杯清凉的绿茶,可以驱散身上的暑气,消暑解渴。冬天,天气寒冷,饮一杯味甘性温的红茶,或发酵程度较重的乌龙茶,可给人以生热暖胃之感。因此,在中国有"夏饮龙井,冬饮乌龙"之说。春天,随着严冬的消退,气候开始转暖,但春天雨水较多、湿度大,这时如饮一些香气馥郁的花茶,既可以去寒邪,又有利于理郁,促进人体阳刚之气的回升。如此安排四季饮茶,可显著提高茶叶对人体健康的效益。
不同食物结构与茶类选择
我国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习惯饮用砖茶,这与他们的食物结构和历史文化背景都有关。他们长年以牛、马、羊的肉和奶作为主食,又缺少新鲜蔬菜供应,所需的许多维生素都来自茶叶,茶中的其他许多成分对他们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也很大。所以,茶成为这些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他们"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至于为什么选用砖茶,这主要因为砖茶便于长途运输,价格相对较低,又适合在茶壶内慢慢熬煮及制成酥油茶的饮茶习惯。
在英国,奶的消费非常普遍,并且有喝奶茶的传统习惯。在所有茶类中,红茶加奶后无论外观品质还是香气、滋味都比较协调,所以,需要加奶调配的茶以红茶为好。我国边疆牧区也有饮用奶茶的习俗,选用黑茶(砖茶)也比较适合。
不同体质与茶类选择
人的体质不同,对茶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选茶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初次饮茶、偶尔饮茶或喜欢清淡茶口味者,最好选用高级名优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如平时要求茶味浓醇者,则以选择炒青类茶叶为佳,如珍眉、珠茶等。
若平时畏寒,那么以选择红茶或普洱茶为好,这些茶性温,有去寒暖胃之功;若平时畏热,那么以选择绿茶为上,因为绿茶性凉,喝了有使人清凉之感。由于绿茶含茶多酚较多,对胃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如喝了绿茶感到胃不适的话,可改饮红茶,还可在茶汤中加些牛奶和糖之类的食物。
一般年轻人阳气足、火旺,在夏季可喝一些凉茶以消暑解渴。但对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应尽量避免饮凉茶,因为凉茶性寒,易损伤体弱者的脾胃功能和肺经功能。体弱者特别是脾胃虚寒者饮茶以热饮或温饮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