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的茶文化: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明代文人的茶文化: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茶为国饮,从唐代起,千百年来,饮茶成为一种风尚。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茶的用处和使用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包含在其中的茶文化,也随之时异事殊。

明代喝茶的方法,和现代人大同小异,一煎一泡,流传至今。这种较之于唐、宋都较简单的饮茶方法,其中也藏着古人所赋予的精神内涵。

朱元璋废团改散,瀹饮法成主流唐茶,自陆羽始提倡“煎茶”,在风炉上鍑煮水,煮沸后将碾好的茶末投入鍑之中,三沸时即可饮用。

宋茶,“点茶” 风靡,饮茶的程序更为讲究。点茶的一个特点是制作团茶,再将团茶饼炙、碾、罗,然后候汤、点茶,如此繁复,在宋时却是“雅事”。

至明朝,制茶、饮茶的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明时,废团茶,兴散茶。

茶叶图片

“废团改散”这一举措,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宋茶繁复、奢靡,各地进贡的团茶争奇斗艳。

明初立国时,百废待兴。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的团茶工艺太过讲究,劳民伤财,其中添加的香料,也让茶失去本味。

宋朝围绕茶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斗茶,在朱元璋看来对社会生产无益。公元1391年,朱元璋正式下诏废除团茶,改新芽茶。只取刚刚萌发的新芽,经炒青后不添加任何佐料直接冲泡饮用,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能保留茶正宗的味道。正所谓:“然无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朱权《茶谱》)。

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改进后,饮茶之法在明朝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终结了研末而饮“唐煎”“宋点”的饮法,变成了以冲泡叶芽的“瀹饮法”。明朝饮茶已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茶具,而变成了简单易行的冲泡“瀹饮法”,进而在民间也推广开来。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开千古茗饮之宗”,以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之法,因而流传至今。

明文人茶文化: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饮茶方式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茶文化内涵的变化。

明代之前的“煎茶”失去了茶的本味,被其他很多的辅料喧宾夺主;宋代的“点茶”,更多时候是作为宋人的风雅之事,艺术的美感重于茶本身。茶本身的飘然与清新淡雅之意,在明朝之前并没有得到重视。

“瀹饮法”是以最简洁的冲泡之法,最大限度地保留茶之真味。这也暗合了明朝文人所崇尚的茶文化: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茶叶图片

这一点,在茶器的选择和审美上能够看出来。

明代以壶泡茶,以杯盛之。其中,壶多以砂壶为常,杯多以白瓷见惯。

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曾孙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中记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 砂壶不吸茶香,不损茶色,所以以砂壶为最佳泡茶茶器。

茶叶图片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君不见蒙顶空劳荐巴蜀,定红却输宣瓷玉。”在明代文人看来,红瓷比不上白瓷,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绿色的茶汤在白瓷的衬托下,更能衬托茶嫩绿的色泽。

茶叶图片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描绘的是文徵明和蔡羽、汤珍、王守等一众好友游览无锡惠山时的情景。是年为正德十三年的清明,惠山脚下,茅草屋旁。眼前松针几许,远处青山点点。茶亭中二人坐于井边,一人望于井中,一人目送远方。文徵明则站在桌几旁颂诗为乐,友人则侧耳聆听。古松虬盘,立于天地之间。树下茶童备火煮茶。茶灶上正煮着井中的新水,茶案上摆放着各种茶具。

茶叶图片

此画中虽然对肖像的刻画较弱,但是对人物的情致却描绘得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文徵明运用传神的技法将人物文雅、闲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来:与好友身临幽境,品一杯淡淡的清茶,彼此间能够产生心灵相通的共鸣。

宁王朱权在他所著的《茶谱》一书中写道:“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茶叶图片

山林松竹,清泉怪石,明月清风,清谈静坐之中,有一种物我合一、飘然出尘之感。

茶叶图片

画作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描述长夏之日,自以饮茶为事,虽有怡情惬意,也带有点点愁思,但更多的却是那种释然、潇洒的情怀。

文人常以茶明志,明代文人在对茶器和环境的选择,暗暗隐藏着中国文化史中清淡、高洁的文化意蕴。

茶叶图片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曾在他所画的《品茶图》上题诗:“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候自嘉。”远离尘俗,抛却前尘往事,不计得失,在大自然的山水中读书品茗,陶冶性情。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老子曰“涤除玄鉴”,庄子曰“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精神上的超越,必须要先对心灵作“清淤”工作,只有对心灵进行彻底洗清,人们的心灵才有可能接受万物之美,才能对这个世界空无的本性相互容纳。换而言之,要“观道”,需先“澄怀”。只有“澄怀”,才能“味象”。

明代文人注重对心灵的观照,品茗是“清心澄怀”的最好方式。明代文人志士从茶中寻找到丢失已久的精神世界,也间接回归了茶自古以来质朴典雅的独特气韵。

茶与文人,与天地融合,此时此刻,所品的不只是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豁然的心境。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