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边区喝的茯砖茶是哪里来的?

抗战时边区喝的茯砖茶是哪里来的?

抗战时期,武汉会战爆发以后,安化黑茶传统运输路线受阻。原本茯砖茶的生产是用安化的黑毛茶在泾阳地区筑制发花。茶路阻塞之后,这样的产业链协作非常不便。因此,原产地筑砖被提上日程。

1939年,安化诞生了第一片黑茶砖,也就是后来的黑砖茶,以安化毛茶直接压制成茶砖,经过烘干之后就可运往销区。在抗战时期,黑茶砖的输出占据了安化黑茶输出量的极大比重。在这一时期,泾阳没有了原料来源,但与此同时西北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域内老百姓习惯了喝茯砖茶,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将泾阳的茯茶生产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四川。

四川在20世纪40年代就掌握了茯砖茶的生产工艺,并且逐渐成为了“西路边茶”的主要产品。四川生产的茯砖茶主要销往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青海等部分牧区。

茶叶图片

四川民族大团结茯砖茶

茶叶图片

四川泸州生产的茯砖茶

参考文献:

阚能才李红兵《四川茶叶制造》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3

洪漠如《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11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