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形容茶汤滋味的。指喝茶时,明显感到茶味和水的分离、不融合,尤其在咽下之后,口腔中空无茶味的感觉。一般茶水分离的情况,会有两种可能:冲泡不当或者茶叶品质不佳。
专业审评茶叶质量优劣时采用标准冲泡法。一般除乌龙茶外,均用3克茶样,用150毫升容量的白瓷茶杯,冲入 100℃的开水,冲泡5分钟,倒出茶汤入茶碗,评定茶的色、香、味。乌龙茶则用5克茶样,110毫升容量的盖瓯,分别1、2、3、4次冲泡,时间依次为2分钟、3分钟、5分钟、5分钟,倒出茶汤评优劣。
这是一个在茶叶审评时,对于形容茶叶内物质的术语。茶汤的内物质丰富,口感就会饱满,饱满度【从有饱满度到非常饱满】,分别用以下形容饱满度的情况:
1、回甘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是对茶叶风味特征进行描述的专门指征用语,对提高茶叶品质评价准确化程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现有的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伴随着中国制茶史的发展,凝聚了自唐朝以来茶书、民间语言的传统智慧,经过几代专家的不断修正与完善,是较为完整的茶叶感官术语库。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因很早以前主要在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消费,也称为“边销茶”。
通过基元语素的提取、整理、分类和定义,设定组合术语的构词规则,是完善感官术语的关键工作。本文在GB/T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基础上共提炼出137个基元语素,包括外形、叶底48个,色泽17个,香气46个,滋味13个,程度13个,并对这些基元语素进行了英文和日文释义。基于对基元语素术语构成及语义的分析,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实际经验,绘制完成中国茶叶颜色轮、滋味轮、香气轮及风味轮。
在刚接触茶叶不久的人眼中,评茶是一项高深莫测的工作,除了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有喝茶年限和数量的经验累积。但对于众多茶友来说,评茶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能力,那么评茶师就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进而推论出评茶师就是利用感官评定来判别一款茶品好坏的一种职业。当然这也是评茶师工作的主要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茶叶感官审评是通过人的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及滋味进行品质鉴定的过程,是确定茶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的主要方法。
茶的一大魅力在于它独特的香气,不同茶具有不同的香气。对于一般人来讲,虽然能闻到,却很难准确地描述出茶的香气来。这时的感觉就像想打喷嚏又打不出,忒难受。所以为了避免那种情况,还是来了解一下评价茶的香气的专业术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