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发展简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茶的发展
西周、东周:3000年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并作药用。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以前,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唐代:1200年以前,受《茶经》的影响,僧道文化以茶为修行的影响,饮茶之风渐盛。
宋代:1000年以前,制茶工艺及茶器的讲究让茶文化得到发展,不管是帝庙高堂,还是市井百姓,斗茶之风盛行。
元代:700年以前,茶器改良散茶初见,重炒略蒸。
明代:600年以前,倡导节俭的平民皇帝朱元璋下令弃团饼,重散茶,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近代:
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受战争影响,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失败,印度出口茶叶超过中国)。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
茶的利用
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饮茶的发展
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当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