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属绿茶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自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始产于汉代,由僧道选育野茶培植,宋代列为贡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的“六绝”著称。因终年生长于云雾缭绕环境中,形成叶厚、毫多、耐泡的独特风味。
发展历史
汉代起源:僧道于庐山修行时选育野茶,开创种植先河。
东晋推广: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倡导“农禅并重”,推动茶禅文化融合。
唐代扬名:陆羽《茶经》载“庐山茶生云雾处,味极佳”,列为贡品;白居易等诗人赋诗赞颂。
宋代鼎盛:正式成为皇室贡茶,朱熹以茶会友,推动茶理结合。
明代定名:因常年生于云雾中,得名“云雾茶”,工艺趋成熟。
现代复兴:1959年朱德题诗赞誉,1982年评为中国名茶,2015年获米兰世博会金奖。
生长环境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雾日约200天(最高223天),相对湿度78%(4-9月超81%)。
地理: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峡谷深幽,江湖水汽蒸腾成云雾。
生态:昼夜温差达15℃,白天高温促有机物积累,夜晚低温减消耗,提升氨基酸、咖啡碱含量。
土壤:肥沃酸性土,富含矿物质,茶树生长缓慢,芽叶肥壮。
产区
范围: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全域,含汉阳峰、五老峰、小天池等区域。
核心产区: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茶叶品质最优。
分类
按采摘季节划分:
明前茶:清明前采摘,单芽≥90%,鲜甜度高(茶氨酸丰富)。
谷雨茶: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80%,滋味醇厚(茶多酚含量高)。
夏秋茶:立夏后采摘,产量少,口感较淡。
茶树
本地群体种:传统品种,适应高山云雾环境。
引进品种:龙井43号、上梅州、安徽一号等,增强抗寒性与品质。
新品种:庐云1号、2号、3号(2019年登记),早生种,适制兰花形云雾茶。
等级
庐山云雾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外形
卷曲形(形似松针或兰花),紧结秀丽,翠绿披毫。
香气
兰花香(清冽干茶香),栗香(热嗅熟栗香),蜜香(冷杯甜香)。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醇厚,甘甜(回甘持久),耐泡。
功效
提神醒脑(咖啡碱),消食解腻(茶多酚),清热利尿,降脂降压,抗衰老(高茶多酚、维生素C)。
工艺
手工工艺:
杀青→抖散→揉捻→初干→搓条→做毫→再干。
机械工艺:
摊青→杀青→摊凉回潮→揉捻→理条→紧条做形→烘干。
特点:低温炒制保色泽,提毫工序显白毫。
冲泡
茶水比:1:50(3g茶配150ml水)。
水温:80-85℃(避免烫伤嫩芽)。
方法:玻璃杯上投法(先注水后投茶),或盖碗三段式冲泡。
时长:首泡20秒,后续每泡增10秒,可续3-4次。
冲泡
品饮
初品微涩,二品留香,三品回甘,四泡后味淡。
冷杯嗅香:感受兰花香与蜜香余韵。
避免空腹饮:单宁影响铁吸收,胃寒者饭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