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之一,属绿茶类,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其外形紧卷多毫,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香气馥郁鲜嫩,滋味鲜爽甘醇,被誉为“茶中故旧”,是中国十大名茶和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发展历史
蒙顶甘露种植始于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植茶始祖吴理真于蒙山上清峰栽种七株茶树,史称“仙茶”,为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唐代列为贡茶,延续至清末,历时千年。1959年恢复生产并被评为全国名茶,成为国家级礼茶。
生长环境
蒙顶山位于四川邛崃山脉,东邻峨眉山,南接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环绕。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14-15℃,年降水量2000毫米,年雾日达280-300天。多雨多雾的环境减弱直射光,增加散射光,土壤肥沃呈酸性(pH 4.5-5.6),极宜茶树生长。
产区
产区范围介绍:四川省名山县、雅安市蒙山山区。
核心产区介绍:蒙顶山五峰(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峰),尤以上清峰为传统贡茶产地。
分类
按国家标准分级:
特级:一芽一叶初展,条索细秀匀卷,嫩香馥郁,汤色杏绿鲜亮。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条索细紧匀卷,嫩香持久,汤色杏绿明亮。
二级:一芽二叶初展,条索细紧匀卷,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
按茶树品种分类:
名山特早213、名选311、福鼎大白茶:主导品种,鲜叶氨基酸含量高。
其他:川茶、131、中茶108等。
茶树
主要采用福鼎大白茶、名山特早213、名选311、名选131等品种。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芽叶持嫩性强,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
等级
特级: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嫩绿油润,银毫满披,滋味鲜嫩醇爽。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嫩绿显毫,滋味鲜爽回甘。
二级:一芽二叶初展,绿油润显毫,滋味醇厚回甘。
外形
卷曲形,紧细多毫,嫩绿油润。
香气
兰花香,鲜果香,清香。
滋味
鲜爽,甘鲜,醇厚,回甘。
功效
延缓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预防抗癌,醒脑提神,护齿明目(对比显著:唯一性温绿茶,祛疾温胃,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唯雅州蒙顶出者温”)。
工艺
采摘->摊放->杀青->三揉三炒->解块整形->烘干
工艺特点:沿用明代“三炒三揉”古法。杀青需控温(120-160℃),揉捻分三次(先轻后重再轻),做形阶段手工搓条使茶叶紧卷带毫,干燥以炭火烘焙激发豆香、板栗香。
冲泡
建议玻璃杯上投法:
温杯后注入85℃水至杯1/3;
投茶3-5克,摇杯浸润1-2分钟;
续水至七分满,水温降至60℃品饮;
每泡延长20秒,可续水3次。茶水比1:50-60。
品饮
新茶性寒,空腹不宜多饮;
初泡茶味较淡,4-7泡滋味最醇,耐泡度极高;
优质茶叶底嫩黄匀亮,忌红褐(可能变质);
避免长时间闷泡,以免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