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器中蕴含的极致美学

宋代茶器中蕴含的极致美学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

宋人,对审美的极致追求,以至简至纯至雅的独特风格,成就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又一高峰,令世人仰望千年。

当人们论及古代瓷器的时候,大凡认为宋瓷品味高雅。茶文化,也是在宋代达到顶峰。宋瓷中的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极简美学

宋代的茶器,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极致审美,是独属于宋人的风雅。

宋人崇简,痴迷玉的温润,也爱瓷的清透,对一事一物的追求,都简单纯粹。

宋人的审美,是一种朴素到极致的惊艳,是物以极简为美。

汝窑青瓷

汝瓷是宋人审美的巅峰之作,是朴素到极致惊艳的典范。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汝窑瓷器以其“温润似玉而胜于玉”的质感、“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独特釉色闻名于世,被视为青瓷之冠。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少,历代视为稀世珍宝。关于汝窑的存世数量曾有这样的说法: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汝窑瓷器,总计六十七件半。台北故宫博物院二十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馆十七件,上海博物馆八件,英国大英博物馆(大威德基金会捐赠)七件,其他的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还有国内藏家两件和二线博物馆里的半件。

茶叶图片

汝窑的釉质莹润如玉色,釉面开片天然,釉色随造型线条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对比,淡雅含蓄,纯正朴素。

茶叶图片

宋代汝窑讲究色调单纯,以“淡天青”为基本色调,于朴素中隐含着使人心平气静的意蕴。宋徽宗一生钟爱汝瓷,雨过天晴后空灵的青色,与他笃信的道教的内敛含蓄暗暗相合。“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瓷钦定的颜色名。

茶叶图片

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要求绝对单纯,即造型、颜色、质感的单纯。汝瓷作为极简的代表,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且只有一种颜色,造型简洁素雅,拥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

茶叶图片
定窑白瓷

定窑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

茶叶图片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的这首茶诗中,所提到的“定州花瓷”指的就是定窑白瓷。据《南窑笔记》记载:定窑“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有印花、拱花、堆花三种,名定州花瓷是也”。

茶叶图片

定窑茶器中也蕴含着朴素隐逸的艺术美感,和宋代艺术追求是同步的。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建窑建盏

在宋瓷茶器中,尤其能体现浑然天成、意蕴深厚的是建盏。

建盏古拙而不失精致,朴素雅致的特色,符合宋人的审美追求。

茶叶图片茶叶图片

在斗茶之风盛行的宋代,黑釉盏是最受斗茶家欢迎的茶盏。因为斗茶时,考量功力的要素之一是要验茶色是否纯白,水痕谁先退去,而用黑釉盏易判技艺高低。

建盏并非单调的黑色,而是在黑中有着美丽的斑纹图案即“兔毫斑”和“鹧鸪斑”,这两种茶盏也是当时建窑中的珍品。

茶叶图片

除兔毫盏与鹧鸪盏外,建窑最为巧夺天工的是曜变天目盏。

茶叶图片

此种盏烧成后,紫黑光亮的浅口碗底,浮出一叶金色的脉理清晰的贝叶,曜变天目被誉为稀世奇珍,在不同光照下,折射出蓝、紫、黄等不同的光泽。有的油滴釉仿佛漆黑夜空中繁星闪烁。

茶叶图片

曜变天目盏浑然天成的艺术追求,与庄子“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与“既雕即琢,复归于朴”的观点是一致的。建盏以其极具自然美的釉色和野隐的气质顺应了这一时代文化艺术的要求成为珍品。

宋瓷的美,千变万化,每一种都美到了极致。但无论是哪种美,都无不浑然天成,力求自然与巧夺天工的釉色。宋代陶瓷茶器艺术蕴含着时代与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了自然质朴,雅致清逸的风格。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潮流如何发展,宋代茶器中蕴含的极致美学都将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永不褪色。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