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历史的真相(下篇)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计152年。
公元 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
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的政权。
茶文化南宋时已由北宋的“点茶”与“斗茶”转变为“分茶”和“绣茶”。
- 01 -
南宋早期(公元1127—1162年)
宋高宗年代
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
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1138年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
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一方,是彻头彻尾的无能昏君。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
1187年,病死,终年八十一岁,葬于绍兴宋陵。
南宋初期因战乱建盏几乎停产供御茶盏,只烧民用茶盏。
直至公元1142年通过《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建窑又开始烧制刻有“供御”与“进盏”等铭文建盏。
供御为“供御用之盏”北宋中晚期已有之款识;
进琖为“进贡用之盏”款识(进贡“金国”有待佐证)。
下列举古人在这个时期的著作为证:祝穆,字和甫,福建建阳人。著《古今事文类聚》前后续别四集、《方舆胜览》七十卷。在《方舆胜览》载:“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然毫色异者人土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
七彩晕光曜变分为二种:一种为无彩斑纹;一种为有彩斑纹,现代人称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为“神品”,是“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建窑巨匠们及“窑火神助”的奇品,为建盏中极品,也是瓷坛中的“夜明珠”。
马钰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故亦称马丹阳(有出现于金庸小说里)。
马钰是道教全真教的掌门人,一代宗师,其日常品茶、咏茶十分讲究,只有这种曜变鹧鸪斑才能引起他作诗咏茶(盏)。
《瑞鹧鸪·咏茶》
卢仝七碗已升天,拨雪黄芽傲睡仙,
虽是旗枪为绝品,亦凭水火结良缘。
兔毫盏热铺金蕊,蟹眼汤煎泻玉泉,
昨日一杯醒宿酒,至今神爽不能眠。
在这时期建窑应是“贡窑”性质,只不过生产贡瓷时断时供不稳定时期。
- 02 -
南宋中期(公元1163—1224年)
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年代
南宋中期,瓷器制造业中心从北方移至江南地区,尤其建窑是当时最为空前发展的“供御”窑场之一;
纺织业规模和技术都大大超过了同时代的金朝,南方自此成为了中国瓷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从商业发展看,南宋开创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南宋继续“农商并重”的国策,出现临安、成都等全国性的著名商业大都市商业格局。
南宋商品交易规模庞大,商税加专卖收益超过农业税的收入,改变了宋以前历代王朝农业税赋占主要地位的局面。
从海外贸易看,南宋中期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
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时代王朝,也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
这个时期的古人著作: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
《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着善幻。
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葛长庚出生于宋光宗绍熙五年,卒年不详(后因出家),入道。
《水调歌头·咏茶》
已过几番雨,昨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
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
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
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
此时期建窑为“贡窑”性质的鼎盛期,烧制建盏供(贡)二国(南宋与金国)皇族御用茶器。
- 03 -
南宋晚期(公元1225—1279年)
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端宗、赵昺年代。
南宋晚期,早在窝阔台三年(公元1231年)蒙古军就入侵南宋之川陕四路所辖的汉中地区,在窝阔台七年(1235年)开始全面入侵宋,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
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9月和第三年两次分三道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大元帝国。
至元九年(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
至元十年(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宋度宗在蒙古大军南侵的情况下,得病驾崩。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贾似道在太皇太后的压力下,不得不率兵亲征,但贾似道抛弃其统领的13万精兵乘小船逃走,南宋军队大败,结果在朝野的压下,贾似道被贬,中途被杀。
南宋末代皇室被元军逼得走投无路,南宋残余势力,终于在至元十六年二月(公元1279年3月),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8岁的小皇帝(登基时才六岁,在位不到二年)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宋朝,四十八年与蒙元的抗衡战而终结。
因在南宋晚期国家开始动乱,与元军长期作战,分茶(绣茶)文化随战事烟灭于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此时期建窑已无能力与技艺烧制七彩晕光曜变彩斑盏与黄金釉上贴金箔纹饰茶盏,只有烧制民间的普通建盏,从“贡窑”渐回到“官搭民烧”性质。
宋末时有皇命才则烧供御茶碗,也只能烧出些“自然釉贴金箔”与“七彩晕光曜变结晶斑”或“仿钧釉窑变”类建盏。
此时,再也无有名气的墨侠、文人雅仕作诗歌咏茶(盏)了。
建盏从南宋灭亡而哀落地渐进入元代历史,转为“民窑”性质,烧制普通黑釉茶盏,数量稀少,不再被元代皇室、士大夫们重用……。
建窑的建盏辉煌历程告此段落!
沉沒于瓷坛历史的长河之中......
宋代“绣茶”艺术被传到日本后,经过吸收发展的抹茶道,在宋元时期能够很好地流传下来至今。
优美而稀少的建盏长期以来是日本上层阶级珍藏的宝物,尤其在15世纪达到高潮。
在《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二重宝,五千匹绢;兔毫盏,三千匹绢”。
一花一世界,一盏一乾坤。
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认知古建盏内容,随着人们认知的逐渐深入,直至近些年,沉寂了千年的建窑建盏,再次从历史典籍中走入大众视野,才被有识人士关注与爱护及研究。
我们相信古建盏这颗“瓷坛明珠”一定会重新焕发出熠熠夺目的迷人光彩!!!
宋代的建盏,千年的炫彩!
中国的建窑,世界的建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