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壶,它的嘴、把和壶体的装配形式,基本上有以相贯线和过渡线两种方法处理,紫砂工艺中把这两种处理方法称为“明接”和“暗接”。
爱壶需要用心,养壶不能乱来。用紫砂壶喝茶,有其一定的定律。
壶人一相,神形兼备。
在紫砂的众多器型中,有不少都是互相借鉴演化而来,也因此有许多壶型都极为相似,很多壶友都会认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西施、文旦、龙蛋」这三款圆壶。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有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上袁村。1920年入宜兴县第六高等小学堂(现在的东坡书院)学习,由锦洲改名为景洲。
在和新入门的壶友交流时,堂主经常会被问到:买什么壶好,你看看这把壶怎么样,看中一把壶多少钱买合适...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堂主给出些建议,整理如下。
一把紫砂壶使用2-3月时间后或者因为紫砂壶太多用不过来,这些紫砂壶通常会被闲置在一边。
曾有壶友抱怨,说:我买的壶,不小心把盖摔了,去找做壶的艺人,谁知道竟然不愿意给我配壶盖!我花钱买你的壶,你凭什么连个小小壶盖都不帮我补?
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是华夏文明与茶文化的一种载体,故自古以来,尤其是文化品位较高者,多有“紫砂情结”。
用放大镜检查有没有划痕或者跳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