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松萝
休宁松萝属绿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安徽省休宁县。创制于明弘治年间(约1500年),被誉为“徽茶始祖”及“炒青鼻祖”,以“色绿、香高、味浓”和独特的橄榄风味著称,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发展历史
创制起源:明代弘治年间由松萝山大方和尚首创炒青技法,取代蒸青工艺,开创中国炒青绿茶先河;
明清鼎盛:郑板桥作诗“一壶新茗泡松萝”赞誉,明代冯时可《茶录》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清代列为贡茶;
近代传承:1745年经“哥德堡号”商船远销欧洲,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24年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推广清单。
生长环境
海拔600-800米松萝山丘陵区,年均温16-18℃,年降水量1500-2000mm,湿度78%+。土壤为冰碛岩风化形成的富硒乌沙土(pH 4.5-6.5),有机质含量≥1.0%,终年云雾漫射光,森林覆盖率60%+。
产区
产区范围: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万安镇、齐云山镇等21个乡镇;
核心产区:松萝山原始森林带(海拔600-700米冰碛岩地貌区)。
分类
按外形工艺划分:
条形茶:条索紧细重实,滋味浓厚甘醇;
针形茶:紧秀挺直显毫,兰花香持久;
卷曲形茶:紧结圆匀显毫,汤色鲜绿明亮。
茶树
主栽 松萝种(本地群体小叶种),叶大肥厚、芽叶壮实、茸毛显露;辅引 槠叶齐、黄山大叶种,适制炒青绿茶。
等级
特级:全芽或一芽一叶,条索紧卷匀壮,金毫显露(价800元+/斤);
一级:一芽二叶初展,香气高爽持久;
二级:一芽二叶开展,滋味醇和。
外形
条索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油亮。
香气
高爽香(主调),橄榄香(特有风味),兰花香(针形茶专属)。
滋味
浓厚(茶多酚≥25%),甘醇(回甘显著),微带清凉感(硒元素作用)。
功效
消食(促脂肪分解效能为普通绿茶2倍),去肥腻(茶黄素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三高(儿茶酸增强血管弹性,调控血糖/血脂)。
工艺
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滚(炒)湿胚→分筛摊晾→足干→提香。
工艺特点:首创高温杀青(220-280℃)锁香;传统竹器盛装摊放;提香阶段110-120℃文火焙至白毫显露。
冲泡
水温80-90℃(沸水静置2分钟),玻璃杯/白瓷盖碗,茶水比1:50(3g茶/150ml水)。步骤:温杯→注水1/3→投茶摇香→注水七分满→浸泡1-2分钟,可续泡3次。
品饮
初饮微苦涩,存放1月后橄榄香更显醇和;
冷杯留香超30分钟为品质标志,劣质茶留焦糖味;
忌空腹饮用(防鞣酸刺激),高血压患者需控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