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纹饰中的“鸡”比“凤凰”更珍贵
在浩瀚的故宫博物馆里,有一件雍正朝的珐琅彩小碗,虽体量小巧,却声明远扬,被誉为100件国宝级瓷器之一
这就是【清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此碗高6.6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6厘米。弧壁,圈足,底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四字款。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色彩鲜艳雅逸,画法精工绝伦。
画面中心是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是滕黄色,背部蓝绿相间,腹腿铁红,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水绿等娇嫩颜色相衬托,直如一幅工笔花鸟画般美妙动人。又配五言行草书体诗句:“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字句的首、尾有胭脂水章“佳丽”及“金成”、“旭映”。
珐琅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于清康熙五十一年烧造成功,雍正时得到极大发展,自乾隆以后衰落。虽然仅存七十余年,但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顶峰,制作出一大批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彩瓷佳作,雉鸡牡丹纹也是常见装饰题材。
【陶雅】中之语评价雍正朝珐琅彩瓷器: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欲飞,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丽,蝶有茸毛,且颈项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在传世的珐琅彩瓷上,这“四绝”都有完美的展现。
雉鸡牡丹纹,华丽富贵,花团锦簇,枝繁叶茂,也是雍乾时期常见题材,其工笔刻画精巧,见之多为精品。
雉鸡牡丹纹静动相宜,寓意富贵长寿,作为装饰纹样,能适应各种工艺的需要,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价值和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