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陶瓷大家族中有这么一个成员,但是它很特别、很另类,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与众不同地位,它就是“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
言及唐朝的“母亲瓷”,不是别者,正是它——越窑!
清末国力衰弱,御窑厂的瓷艺作品水准也多有下滑。但道光官窑依然有着其自身特色,特别是一种落有【慎德堂制】款器,多有精品,在拍卖是同类品身价常超于落有【大清道光年制】款的正统官窑瓷。那么这个【慎德堂】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仕女画,或称“美人画”,画家在画中对“美”进行定义和寄托,在画中塑造心仪的“美”。若要讨论起美人图来,中国历代绘画作品中不乏经典,如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明代唐寅的《吹箫图》《画班姬团扇图》,清代焦秉贞、冷枚的仕女图册等等。
通常来说,凡事凡物若是以秘密的“秘”字作定语命名,那此物必定身世不凡,自带让人想探究真相的魅力,比如电视剧“孝庄秘史”,民间的“阴阳师秘闻”,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还有瓷器界的“秘色瓷”……
明早期的永乐时的龙纹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矫健生动的。龙头呈长方形,非常注重龙头脸部的细节变化。眼睛大如铜铃,怒目圆瞪,给人一种雄壮凶猛的气势。龙的须发上扬,嘴巴较长,张嘴吐舌。龙身更加的饱满,龙鳞的立体感也非常强,龙纹的背鳍非常的整齐。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
康熙青花,墨分五彩,开一代先河,康熙釉里红,也是不遑多让,这真是一个釉下瓷艺大成的黄金时代。
很多人不知道,赫赫有名的代五彩,其实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实际上就是釉上红彩、绿彩、黄彩,紫彩,并不能构成五彩。真正的釉上五彩瓷其实要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得以诞生。
在明代之前,瓷器上的动物纹饰非常单一,多为龙凤麒麟之类神兽,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有了鸡缸杯这样描绘普通动物的作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