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合箩绿茶属烘青绿茶类,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特产,国家历史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广东卷》),清代乾隆贡茶。核心特征为“形美、香甘醇”——外形紧结多毫、翠绿油润,汤色浅绿清澈,具“清香持久、浓醇鲜爽”滋味,并带自然花香味。主产自金垌镇三唛顶茶园(海拔605米),茶园环绕形似“竹箩”的裂石而建,传承古法工艺,2023年核心产区面积300亩,年产量约25吨。
台山红茶属全发酵红茶类,广东省台山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柏塘山茶2015年获认证)。核心特征为“条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红艳明亮,花果香高扬,滋味浓醇鲜爽”,兼具高山云雾滋养与传统工艺精制。主产自四九镇北峰山脉及上川岛,茶园面积89.6公顷,年产茶27.5吨,获“广东四大名茶”称号(20世纪50年代),2010年野生白云红茶获国际名茶评比银奖,为侨乡文化重要载体。
惠东绿茶属烘青绿茶类,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特产,以“客家炒绿”工艺为核心特征(2020年获“广东十大好绿茶”)。主产自莲花山脉海拔300-1000米的高山云雾带,外形条索紧结卷曲,汤色碧绿清澈,具“炒米香”主调与鲜爽回甘滋味。惠东种茶历史可溯至晋代,唐代“崑山片玉”石磨(国家一级文物)印证千年制茶传统。202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约720吨,产值4.2亿元,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博罗红茶属全发酵红茶类,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柏塘山茶2015年获认证)。核心特征为“条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红艳明亮,甜香高扬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兼具传统客家制茶工艺与现代生态种植技术。作为罗浮山茶代表,主产自柏塘镇(占全县产量80%),202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28万亩,年产量2504吨,产值8.44亿元,70%以上农户从事茶产业,获评“全国茶业百强县”。
康禾茶属烘青绿茶类,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特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认证)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核心特征为“高火甜韵”与“炒米香”,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灰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相间带红边。南宋起源,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为朝廷贡品,是广东省独有的茶叶贡品。
上莞仙湖茶属烘青绿茶类,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广东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核心特征为“三绿”——外形翠绿卷曲、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具“甘、香、醇、滑”四绝,尤以“炒米香”和“鲜橄榄回甘”为标志。茶园位于海拔850-1080米的仙湖山脉,采用客家小叶群体种古法种植,禁用农药化肥,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年产量1600吨,出口欧盟及东南亚。
永福高山茶属台式乌龙茶,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认证)。核心特征为“外形紧卷圆结呈球型或半球型,汤色蜜绿黄亮,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鲜爽,喉韵甘甜”,兼具“花果香、高山韵”。主栽台湾软枝乌龙等品种,茶园面积5.5万亩,年产茶1600吨,为大陆最大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获欧盟等多地有机认证。
尤溪绿茶属烘青绿茶类,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认证)。核心特征为“三绿”——外形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具“清香鲜爽、滋味醇厚回甘”的高山茶韵。尤溪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茶园面积10.2万亩,年产茶叶1.68万吨,形成绿茶、红茶、乌龙茶多茶类发展格局,其中绿茶开采时间居华东茶区最早,素有“华东第一绿”美誉。
毛蟹茶属乌龙茶类,福建省安溪县特产,国家茶树良种(1984年审定)。核心特征为“外形紧结砂绿显毫,汤色青黄或金黄,香气清高似茉莉花香,滋味醇厚带观音韵”,以“白心尾”(芽部白毫)和“沉重如铁”的坠手感为标志。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年产量超8000吨,出口占安溪乌龙茶总量70%,获欧盟有机认证。
郑宅茶属乌龙茶类(兼有绿茶型),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认证)及福建省级老字号(2025年)。核心特征为“三绿四绝”——外形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香高、味浓、色翠、耐泡。条索肥壮卷曲,兰香清幽,滋味醇厚回甘似鲜橄榄,耐冲泡7次以上。茶多酚含量高达37.04%,为乌龙茶中最高,获欧盟有机认证并远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