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寿”文化

瓷器上的“寿”文化

我们的老祖宗不知何时悟出了一个道理:再多的荣华富贵,没有长生不老的生命,终归会成为零。

就算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最终心心念念的也是求长生

……

茶叶图片

因此,中国的“寿”文化极为丰富,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与文学作品中,南极寿星、麻姑献寿、八仙祝寿、蟠桃赴会等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而在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寿”文化,更是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接。而“寿”文化在瓷器上的体现,就集中在了一只小小的寿碗上。

茶叶图片

中国是一个孝文化渗透到骨子的民族,古代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很少有大肆庆祝“生日”的习惯,尤其是母亲还在世的时候。这是因为古时医学条件极其落后,女子生育小孩的死亡率极高,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也称之为“母难日”。后来随着医学的进步,生育率和顺产率的提高,才逐渐有了庆祝生日的习惯。

茶叶图片

之前在我们的推送中说到了八仙贺寿和麻姑祝寿的经典纹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基本的寿字纹。

茶叶图片

“寿”不仅仅是词语中的某个汉字,“寿字纹”时有出现在陶器的装饰画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汉字转换成纹饰,已经不可考。

只知道明清时期,寿字成为了主流装饰花纹。

茶叶图片

由于帝王祝寿用寿碗,在民间也就相应地出现了老人寿辰用的寿碗。据说,从前在参加老人寿辰时,有些讨寿者喝得酩酊大醉时,就将寿碗装进衣袋,或大抢出手,主家并不责怪,反认为“有福有寿”。有的人宴后向主人讨要寿碗,也有主人主动赠庆寿者“寿碗”一对,使受赠者沾老寿星之福,俗说有“延年益寿”之兆。

茶叶图片

寿碗,寄予了中国人对于健康福寿的美好追求与由衷的祝福;一个“寿”字,给中华民族追求生命的旺盛与长久注入了无限美妙的激情。人也寿,物也寿;山也寿,水也寿;吃也寿,喝也寿;行也寿,居也寿……中国人对寿的追求,真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寿”是美好的企求,是生命的渴望,是永恒的赞歌,是智慧的诗行。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